你“鸡娃”了吗?
jī wá
鸡娃
“鸡娃”本身是个网络名词,是指给孩子“打鸡血”。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的“虎妈”“狼爸”们为了孩子能好好读书,取得好成绩,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,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。这就是典型的“鸡娃”行为。
上一期我们分析了校外培训的得与失,而培训机构的热闹是依托于学生和家长的需求,与“培训热”共生的,是当代教育中父母的焦虑与“鸡娃”。作为一位母亲,我也不自觉地成为其中焦虑的一员。孩子还未出生前,我就一直在思索,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是一个怎样的人?过怎样的生活?他希望自己活成什么样子?说实话,我想了很久,那个答案依旧是模糊的。
孩子出生后,我开始会关注我家附近的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,甚至会思考大学、出国等一系列事情。我也很心疼我那还未满一岁的娃,能自由玩乐的时间,大概只有三年。一旦上了幼儿园,在“不输在起跑线上”的压力下,自由分配给玩和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间必然大大减少,心情上也不再是无忧无虑、毫无负担了。作为教育学专业的母亲,我虽然不能保证我不会“鸡娃”,但至少当前,这样的现象让我思考,为什么会这样?
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,每个父母都想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。然而,什么是好的未来?
想起电影《你好,李焕英》里面有一句刷爆全网的台词:“以后我的孩子,只要健康快乐就好。”它之所以刷爆全网,毫无疑问是戳中了众多家长的内心:无论孩子有多优秀,成就有多高,最终目标还是要健康快乐。
也许,我们都要接受自己终究是个普通人,我们的孩子也是个普通的孩子——而这是一项终身的修炼。内心平和地去工作,去生活,以正确的教育心态和方法脱离心灵的囚笼,走出心中的单行道,让孩子由小苗长成参天大树。
你真的考虑好怎样陪伴孩子成长了吗?
参考文献
[1]刘志军, 徐彬. 教育评价:应然性与实然性的博弈及超越[J]. 教育研究, 2019, 040(005):10-17.
本期作者 玄兆丹